從石老師的課上我發現,原來我自己也是有領導力的,而且這種能力不止可以運用在管理社團上,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需要領導力。
——實驗一年級王同學
原來領導能力并不是說只有一個人在前面指揮著所有人。而是一種處事態度,一種說話方式,一種可訓練的“情商”。
——實驗二年級張同學
培養具有中國底蘊的國際化領袖人才一直是法拉古特所追求的愿景,我們也在一直為之努力著。本學期初,法拉古特開展了學生領導力社團,并邀請到了我校優秀家長,實驗一年級學生盧春曲的媽媽石女士擔任講師,具有豐富管理培訓經驗的石女士為孩子們設計了一系列相關課程。近日,在學生領導力課程課前,我們邀請到了石女士進行了采訪,以下是采訪全文。
盧春曲和媽媽石女士
筆者:作為家委會的成員,你想要成立領導力社團的初衷是什么?能不能分享下您的經驗?
石女士:最近孩子們成立了一個學生領導力的社團,其實這也是我關于家校配合的一個嘗試,其實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領導力,不能說你是領導才有領導力,包括每一個孩子都有領導力,只不過是沒有這個環境,沒有被激發出來而已。所以我想建立這個領導力中心呢也是一個嘗試,第一,可以給孩子們講一講我們有關領導力培訓的十門課,包括我們即將要開始做的沙盤,我們會設計制作一個轉屬于法拉古特的領導力沙盤,所有的中教、外教、和孩子都可以參與進去,這是個傳承的過程。
學生沙盤
這種沙盤和心理學的沙盤有所不同,我們會在一個板子上設立管理學情境,比如羅列出你在學習上的困惑,在和家長溝通上的困惑,和老師溝通的困惑等等,把它變成情境陳列在每一個格子里。并且討論的時候不過多強調對錯,因為同一件事在每一個人看來都有不同的想法,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并不都是非黑即白的,重要的是ta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周圍的人更多的是給ta一些建議和補充,而不是一味地做出是非判斷。所以這種方式能給更多的孩子一些表達的機會和互相交流的機會。同時這個沙盤活動會involve很多角色,比如說老師、校長、外教、家長、孩子,創造一個多元化的環境。同樣一件事,了解孩子的看法、老師的看法、家長的看法、外國人的看法,有助于拓展孩子對Diversity(多元化)的理解。
教師沙盤
另一個就是我之前給老師們做過中層管理培訓,已經開展過好幾次了,也是在我的專業領域盡我所能。領導力其實就是用行為引導結果,所以希望通過這個課程能夠引發老師們對與管理層面的一些思考,其次也是給老師們提供一個表達的機會,以及我們會有一些管理方面的案例和經驗可以給老師們做一些分享。
家長代表沙盤
其實在家校合作方面,學校也做的很不錯,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之前的三方家長會,我覺得這個形式特別好。首先這個家長會對孩子的成績是保密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時候咱們中國家長是更關注分數的,但是你反過來講,像喬布斯、比爾蓋茨,他們青少年時期的表現,用中國的傳統評價體系去評價,其實都不是好孩子,但是他們的教育更注重發展孩子的個性和優勢,教育出來的孩子未來就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領導者。所以說僅僅拿單一的以成績為主的評價體系去評價孩子,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公平。再一個這種多方的形式,孩子也在場,能和各科老師有一個比較深入的溝通,我覺得還是比較具體化的,每位任課老師對孩子的反饋都十分中肯。可能因為我給老師們做過培訓,所以比一般家長對老師更熟悉一點,我覺得咱們學校的老師專業素養都非常高,對教育的理解更是比公立學校的老師更深一個層次的,真的是每一位老師都十分喜歡孩子,也十分用心的在做教育。

家庭剪影:
盧春曲,法拉古特實驗一年級學生,來自中國籍家庭,從小一直生活在北京,小學畢業后轉入法拉古特。她的中英文雙語流利,性格活潑,富有愛心,開朗善良。曾榮獲2014年北京市中小學大眾健美操比賽小學組三等獎、2015年北京市中小學大眾健美操比賽小學組二等獎;母親曾在奔馳中國任職7年,主要負責中國經銷商的管理培訓工作,現就任于某咨詢公司,為新浪、搜狐、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公司進行培訓。父親曾是一名船長,常年往返于全球各大洲,現今從事海員代理工作。
筆者:春曲的教育和成長當中,你們最看重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讓你們決定加入法拉古特這個大家庭呢?
石女士:因為我是做管理培訓的,可能接觸比較多的是后端,大部分家長在意的能不能上美國排名前一百的大學的問題屬于前端,這只是為將來的職業做一些準備工作,而我從事的行業是培訓真正進入到職場、成為經理后的能力。這些能力當然也包括專業能力,比如一個會計,你的本職工作一定要先做好,但更重要的,也是我們更看重的是ta的人際溝通能力,ta的影響力,ta的個人領導力等。但這方面在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的教育中是非常欠缺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好多的學員都是技術很強的人,但是他當了經理后是很吃力的,只能進行任務的簡單分配,但員工如果不愿意做,或者做的不好,應該怎么辦呢?怎么進行管理呢?他們會很迷茫。包括我們也做了很多性格測評,會發現越是Dominance(支配執行力)弱的孩子,往往是之前成績好的孩子,為什么呢?回顧他的成長歷程,從小聽家長的話,聽老師的話,考學之路恨不得一路保送到博士,ta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是真的想去哪里,到底想做什么。而那些支配執行力強的孩子們,我經常會多留意一下他們的成長經歷,都是從小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孩子。所以說這個能力我覺得還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我給春曲規定了四項原則,第一個是自信、第二個是自立、第三個是自律、第四個是自強。
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演唱會~
春曲的內心還是挺強大的,盡管她的學習成績并不是特別優秀,但是她每天都特別開心的,心理建設能力很強。包括同學們有很多有心事的、因為家庭原因不開心的,她去安撫了好多人。同學們都說她性格很好,從小到大她的老師對她評價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有教養”, 但是我也很奇怪,我們確實沒有刻意去教過她什么。
筆者:可能這就是一個從有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品質吧。
石女士:我覺得這倒是,我們還真的沒給她過多的立規矩,甚至都沒有過度關注過她,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發生,我們秉承的是一種有空間的教育。有很多事,如果她喜歡就去做吧,有可能她喜歡的事家長并不喜歡,畢竟年齡和生長背景都不同,但是她是自己的主人,我們都會盡量以她的意愿為主,盡可能地支持。
筆者:去年夏天春曲才轉入法拉古特,半年多過去了,春曲有什么變化嗎?
石女士:我是覺得從自信角度有了巨大的進步,我和她爸爸都這么覺得。因為她在小學階段的時候在學校里存在感不強,但是我覺得來了法拉古特之后,第一個是參與度特別高,另外一個就是敢于表達自己了。有一次讓我覺得她變化特別明顯的經歷,就是我們一家人去南非旅行,中間的時候導游說:“有沒有人愿意唱個歌或者表演個節目嗎?”,她就直接往前沖,攔都攔不住的那種(笑),特別愿意表達自己,我覺得這還挺好的。還有一個就是她更加關注別人了,可能以前也沒有這個機會吧,但是到了法拉古特之后,因為學校小班教學的優勢,各個年級都很熟絡。最逗的是我們在北京機場的登機口還碰到她的同學,我當時就跟她說:“哇塞,感覺你現在哪兒都有認識的人了”。入學以來在整個大氛圍里,孩子的人際關系處理的非常好。包括學校里的社團和各類活動都開展的非常多,我覺得對她來說是很快樂的,包括她選擇哪個社團我們都沒有過多干預,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筆者: 春曲適應得很好,給老師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作為家長,你們做過什么功課來幫助她適應嗎?
石女士:我是在了解到法拉古特之后,帶著春曲一起參加了學校的宣講會。其實選擇這里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教育還是僅僅注重于分數上的成績,對于孩子性格和自信的發展還是有弊端的,這是我們選擇法拉古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上學之后,我們沒做太多工作,可能我的思路和其他家長不太一樣,我不太愿意過度關注孩子,我更希望孩子自己去適應,我不覺得家長都給孩子安排好一切是對他們好。未來的社會家長不可能什么都為孩子安排好,不管學校怎樣社會怎樣,都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適應。精神上我們沒有過多的干預,讓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給她一個開放成長的空間。
春曲和媽媽
筆者:春曲啦啦操獲得了許多獎項,也在學校報名了啦啦操社團,當初是什么契機讓您為春曲選擇了這條路呢?
石女士:她小學的那個學校是啦啦操的一個特長學校,她從來沒有在外面上過任何課,都是在學校里學的。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開始跟著老師一起學了。當時一年級她還小,不太懂選擇,我們只是以一個鍛煉身體的角度去給她報了名,學校的老師們都挺強的,包括訓練之后也跟著老師參加了很多比賽之類的。至少我們做家長的覺得,學啦啦操得獎不是目的,身體健康才是目的。第一個是你參與了,只要努力過了,結果就坦然接受就好。第二個就是參與比賽的過程,她總說:“媽媽我太緊張了,心臟都要跳出來了”,這不也是一種鍛煉嗎?你只有參加了才能擁有這樣的經歷,不參加肯定就沒有。我們一直希望她的一生做什么事都不要太過功利,體驗和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優秀的啦啦操小能手
就像我們專業領域有一個能力意愿模型,當然高能力高意愿的人是最好的,能力又強又有意愿,基本都可以獲得成功。但是在培訓方面我們更愿意培訓的是低能力高意愿的人,只要你有意愿,只要你想學,能力是可以被培養的。但是我們最怕的是什么人呢?高能力低意愿的人,這種人是很難被培養的,他沒有動力,缺乏自主驅動力,就很難去成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嚴重地阻礙了自身的發展。所以我覺得,什么事兒只要你喜歡,喜歡就有意愿有動力,而能力是可以被培養的。
啦啦操少女
筆者:土壤深厚幼苗更能蓬勃生長。能不能分享您的家庭教育理念?
石女士:我們家從小對于孩子都有一個“無為”的教育,我們也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正確的,其實就是不爭。很多時候我們在管理學上特別提倡目標明確的這個概念,你一定要特別清楚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但是有時候你只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追求這個結果而過于急功近利,反而我們認為這種行為是“短期行為”。我認為這其實是個平衡問題,生活中往往有些人過于追求目標,他人生并不快樂,但是完全沒有目標的人也不快樂。我覺得目標是一定要有的,你也一定要為之努力,但是對于結果就不要太過在意。我記得幼兒園的時候有一些活動,老師會說:“快去搶前面的東西!”然后孩子們一窩蜂的就過去搶了,我當時就覺得沒有必要,有可能你爭搶的過程就被踩了,受傷了。如果這個東西對于這個孩子特別重要的話,當然去盡力爭取,但是如果并沒有這么重要的話,就無須這么強調結果。這其實還是個價值觀的問題,并不能說注重結果的教育不對,只是在我們家的教育理念里,我們希望孩子不要搶,人生的機會太多了,你有的資源可能別人沒有,別人有的資源也不代表你未來不能擁有,沒有必要大家都爭同一個資源。什么是雙贏?不是說你想要A,我也想要A,而是我們一起合作,我想要A,你想要B,最后我們都滿足了,這才是雙贏。尤其是教育,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劍拔弩張,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關系。
認真聽講
除此之外,我們家是比較注重交流的,每天回家都會聊一聊在學校發生了什么開心的事,希望這種交流別因為年齡的增加就減少了。第一,她挺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的,也不愿意挑別人的毛病,我覺得這是她很大的一個優點,有的時候我們成年人會有一個比較主觀的印象,比如隨口說“這孩子是不是不好,這孩子怎么這樣啊。”她就會跟我說:“媽媽你不要總是評價別人。”,我覺得孩子的話說的特對,但其實我們也明白不應該隨意評價別人,但是由于習慣就會不自主的評價,但是她這點我就覺得做的特別好。她總會跟我們說,有一個學姐哪里哪里特別好,每次回來都說這個內容,欣賞別人的能力特別強。第二,她覺得同學們都特別好,沒有一個是無法溝通的同學。還跟我們分享,覺得每個老師也都特別好,用她的原話就是:“我們老師真的太好了,集顏值和智慧為一身。”包括中教和外教,每次都強調顏值這件事(笑),我覺得很正常,孩子嘛,首先關注的肯定是顏值。
筆者:平時會安排一些什么家庭活動來陪伴孩子呢?
石女士:以前還在奔馳公司的時候,我們會有Family Day(家庭日),全公司的人都帶孩子來參加的一個活動。由于行業性質的原因,本身這種大型的event就挺多的,我本身也是奔馳的車主,所以我們的經銷商也會組織一些車主的活動,我都會帶她參加。第一是長長見識,第二是在這種活動中能學習如何跟不同的人交流,這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除此之外我有一個朋友他們有個讀書會,我也會帶她過去,一方面是熏陶,再一個是不論你能不能聽懂大人分享的內容,能身處這個環境去感受當下的氛圍,就是最好的教育。有的時候很多孩子沒有自己的職業方向,其實是他們還沒有見過足夠多的職業,所以我們會盡量帶她多嘗試。包括她喜歡的歌手,我們都鼓勵她去聽一聽演唱會,也沒什么不可以的,她喜歡的Taylor Swift,Lady GAGA,Bruno Mars,只要來中國就可以去,哪怕如果在美國開,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去體驗。不會像有的家長覺得,這些都是沒有用的事兒,我認為只要是真正喜歡,我們就全力支持,她得到的滿足感和觸動更為重要。
參與奔馳中國活動
以及現在的家長大部分都每年帶孩子去旅游,我們家一般自由行會比較多,以自駕的形式出游。大前年的時候,我們一家人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自駕橫穿美國,從舊金山出發一直開到紐約,途徑16個州,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體驗,一個是你可以觀賞一些著名的風景,另一個是在旅途中可以經歷很多事情。比如這地方你以為晚上8點可以到,結果晚上12點才到,以及會牽扯到突發狀況行程是不是需要進行調整的問題,旅途中我們還遇到了兩次暴雨警告。通過這種半探索的方式,能讓孩子在生活中就學會臨危不懼、以及學會在不同人種不同環境下進行適應和交流。
春曲在土耳其
筆者:其實現代社會,夫妻雙方都很忙碌,在教育和陪伴孩子方面進行分工,您是怎么安排孩子教育方面的分工呢?
石女士:我是覺得我們家沒有刻意的分工,我認為教育和陪伴這個東西是個自然形成的過程,并沒有說規定好了這一部分你來做,那一部分我來做,這就太死板和刻意了。在我們家來說就是比較開放的方式,有什么都可以說,當然也有過意見分歧和爭吵,有問題隨時可以提,但是提出問題的基礎永遠是尊重,不能因為情緒的問題和家長不禮貌或者頂嘴。
筆者:未來春曲從法拉古特畢業后將會出國讀書,你們如何看待今天在法拉古特打下的中國語言和文化基礎呢?今天的學習對他日后在國外的生活有何意義?
石女士:我是覺得因為你骨子是中國人,所以中國文化是必須學習也是最必要的課程。他們現在可能年齡小還不太能理解。因為我個人是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其實你在國內的時候并不覺得自己非常愛國,但是你出了國之后就特別愛國,不允許任何人說中國不好。但是我覺得出國是一種經歷,不把它看成一個學習過程,只是為了一個文憑,考一個名校,我不這么認為。你只要上到一所你喜歡的學校就可以了,這是我們給孩子設定的目標。我覺得整個學習和生活的過程的價值,比拿一個文憑更為重要。我也特別鼓勵孩子在上學期間,除了學習之外去各地玩一玩,交一些不同類型的朋友,這都很重要,這些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重點。豐富她的整個性格和經歷比學習本身更重要。現在因為年齡的限制,孩子們的中國文化底蘊還太過單薄,因為還小嘛,等到了高中階段,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可以有一個傳承的過程,我們管理學比較強調的就是影響力,你身為中國人,你用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影響力去影響別人,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 張宸:“愿你的成長曲線更加陡峭” | 法拉古特天津2019屆畢業生
法拉古特天津校區將于2019年6月23日再次開展校園開放日活動,為確保開放日活動順利進行,預約滿額將截止報名,歡迎各位家長掃碼報名。
報名預約通道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法拉古特天津校區):我家的教育理念: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感 | 家委會風采